
皮肤红、毛孔粗大又容易敏感,许多人以为是粉刺问题而忍不住经常去角质,然而这可能是“蠕形虫症”。什么是蠕形虫症?可以用哪些药物治疗?日常保养又该注意什么呢?以下让专业皮肤科医师来为大家详细说明。
什么是毛囊蠕形虫?
几乎所有成年人脸上都有“蠕形螨虫”,只是量多或量少而已。住在人类皮肤里的蠕形螨虫有两种,一种是较容易造成疾病的“毛囊蠕形虫”(Demodex folliculorum),身体较长,主要是吃“皮脂”及“表皮细胞”维生,所以可在富含角质蛋白的毛囊里发现;另一种则是“短蠕形虫”(Demodex brevis),身体较短,主要是吃皮脂维生,所以可在连接毛囊的皮脂腺里发现。
这两种蠕形螨虫平常与人类和平共存,人体的免疫系统既无法完全消灭它,但它也无法大量繁殖,因此相互达到一个平衡状态;但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数量会大量增加,与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失衡有关而导致“蠕形虫症”或“蠕形螨虫症”。
蠕形虫症有什么临床表现?
最常见的是毛囊开口有白点或白色屑屑,毛囊口呈深褐色,称为“毛囊糠疹”,脸可能呈红色,呈现毛孔粗大,有些患者觉得脸摸起来粗糙。
另一类蠕形虫症则是以突起的病灶来表现,包括小颗的丘疹脓疱或大颗的结节及囊肿等。主要是因为位于较深层的毛囊蠕形虫造成毛囊发炎所致,还有些患者的外表看起来没什么异样,但经常觉得皮肤痒痒的或是变得较敏感。
为什么毛囊蠕形虫的数量会增加?
目前对于蠕形虫症的发生原因还不太清楚,综合学术论文有以下几种可能性:
.长期使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
无论是局部涂抹或口服,长期使用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,使得蠕形虫大量增加。
.皮肤出油多
过多的油脂容易成为蠕形螨虫繁殖的温床。
.不恰当的保养品或保养方式
过度的去角质破坏了表皮障壁,或者使用过度滋润的保养品或化妆品又未适当清洁,都容易造成毛囊的阻塞。
.体质
有些患者没有上述原因却得了蠕形虫症,有可能是体质上对于这种类的虫特别没有抵抗力。有上述原因,却仍得了却仍得了蠕形虫症,有可能是体质上对於这只虫,特别没有抵抗力。
如何治疗蠕形虫症?
可以杀死毛囊蠕形螨虫的外用药膏有很多种,包括舒利达(成分名 ivermectin)、百灭宁、优力斯(主成分 crotamiton)和BB lotion 及其他一些可杀死寄生虫的成分;口服的 ivermectin 也可以用来杀死毛囊蠕形螨虫,但效果不见得比外用药膏好,是否要使用必须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来判断。
有些外用药相当刺激,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涂在脸上,一定要给专业医师看诊后,针对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药物并教导正确用法,才不会造成脸部的过度刺激。千万不要自己乱诊断,到药局指定药名买药来擦,否则可能无效又白花钱,甚至导致刺激性的接触性皮肤炎。
除了用药之外,更重要的是“减少危险因子”,例如避免过度去角质、过度清洁或未适当清洁以及使用过于滋润的保养品,并培养正确的保养观念。若长期使用类固醇药膏,应重新检视脸部皮肤问题,诊断是否无异状,以及疾病是否一定要使用类固醇药膏才能改善,是否有其他较安全的药物可取代。
上文节录自《联合新闻网》“‘蠕形虫症’误当粉刺去角质小心皮肤变敏感”,除内文另有说明,任何部分均不可视为本站/本公司作出任何陈述或引荐,其内容亦皆与本站/本公司立场无关。
立即扫描下方二维码,即可在线查询或预约服务:
扫描下方二维码,查阅热门疫苗资讯:
1. 9价HPV疫苗—港币$10,000 / 3针
最新优惠:凡注射9价HPV疫苗,即可以港币$500加购以下疗程(每人只限加购一项):
营养液(增强免疫力 / 美白)高剂量维他命C乙次(原价港币2,300 / 次)
基本体检及营养师咨询服务乙次
2. 13价肺炎球菌疫苗—港币$1,600 / 针(原价2,400 / 针)
3.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—港币$1,200 / 针(原价1,800 / 针)
4. 乙型肝炎疫苗—港币$630 / 3针(原价810 / 3针)